3歲以前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可能還是比較薄弱,父母也要從這時起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減弱並逐漸消除寶寶的依賴心理。












  如何消除寶寶的依賴心理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壓力或困難。但作爲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寶寶來說,是將來獨立人格的樹立和健康心理的建立都有積極的意義。具體可以做到以下6點。



  1、父母應承認寶寶的獨立人格。



  父母平時應多和寶寶平等交談,讓能夠寶寶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但不違反原則的事,讓他能夠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我們應讓寶寶意識到,他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都得依賴父母的小傢伙。



  2、確定適當範圍,支持寶寶“自己來”。



  凡是寶寶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都支持他自己去完成,並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範圍。如1歲的寶寶吃飯時要自己來,父母一定要滿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2歲左右的寶寶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都必須支持,並鼓勵他去做。這樣既可鍛鍊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增強寶寶自理的能力。



  3、父母要以身作則。



  年輕的父母,如果發生了經濟問題,不要伸手找老父母要;夫妻吵架,不要賭氣回家“搬兵”;不要兩手空空地帶寶寶去祖父母家又吃又拿。這一切都不利於對寶寶獨立意識的培養。如果父母遇到困難都自己設法解決,寶寶會耳濡目染地受到良好的薰陶。



  4、讓寶寶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寶寶通常會因爲粗心而弄丟了自己的玩具,或者由於動作不協調導致摔跤,父母們就會說都是自己不好,或者都是絆倒寶寶的石頭不好等等,低聲下氣地向寶寶
“道歉”。父母以爲這樣做會使親子間關係融洽,其實不然。這容易形成親子間既依賴又對立的關係。寶寶年齡小不懂道理,父母爲討好寶寶,把自己降低到寶寶的水平,會使寶寶從心裏不尊重父母,認爲一切都是父母或者外物的錯,總之不是自己的錯誤,這樣就會形成事事依賴父母、事事反抗父母、事事找藉口的不良習慣。



  5、堅持讓寶寶自己走路。



  如果要去目的地路途較遠,可以讓寶寶在中途多休息幾次。不要一喊累,就心疼地抱起寶寶或者打車。這樣下去,孩子自然會產生依賴心理。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稍作休息,待體力恢復後,繼續自己走。這樣做纔不致使寶寶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到父母的羽翼下尋求庇護。



  6、讓寶寶學會忍受適度的疼痛。



  當寶寶在路上不小心跌倒後,父母往往就會趕緊扶起孩子,然後心疼地問:“哪裏摔疼了?”這種問法通常會讓寶寶大哭起來,即使不疼他也會覺得很疼,這樣一問就會讓寶寶的缺乏勇氣。父母應該用“不痛吧”的問法取代“痛嗎”。寶寶自然會回答:“不痛!”,父母就該及時表揚寶寶“真勇敢!”如此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總結:對於怎麼樣去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理,建立起獨立,許多父母們是不知道從何下手的,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後,你們就應該會解決這問題了,希望這文章給大家帶來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