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人體的各個器官都作了形象的比喻,心是君主之官,肝則被比喻爲了將軍之官。

  肝爲將軍之官的比喻出自中醫古籍《黃帝內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後世有醫家王冰作註解:“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將肝髒的生理功能用形象的比喻作了概括。肝在人體中位於將軍位置,捍衛周身,保護君主(藏血養心),平叛諸亂(解毒);對人的思維也起重要作用,人的謀慮正誤取決於肝。肝氣不足,遇事猶豫不決;肝氣亢勝,處事失於嚴謹。肝血足、肝氣足,人做事踏實、穩重;肝血虛、肝氣虛,人會非常容易動怒、煩燥,動肝火。

  春季避免大動肝戈

  在中醫系統裏肝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儲存血液,調節血量;二是疏通發泄,通達調暢人體氣機,利於血行,助於各臟腑正常功能,包括脾胃的運化吸收和水液代謝功能的發揮;三是調節人的精神意識活動,舒暢情志。

  因此,肝髒的養生也要遵從肝爲將軍之官這一屬性。首先,肝藏血,而“行則血歸於心,臥則血歸於肝”,因此,在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休息,尤其是午夜兩三點時是肝經當令,更要休息好,才能養好肝。其次,肝主情志,肝氣最惡抑鬱。肝氣不舒暢,人就會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因此,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對肝臟養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肝主怒,發怒對肝髒的傷害巨大,所謂大動肝火,避免情緒暴怒是有肝病的人最需要注意的。

  食性的五味宜甜

  中醫理論與實踐告訴我們:“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飯酒不可過多,米麪糰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中醫還認爲,春季補五臟應特別注重肝髒的進補,有“春季食補養肝爲先”之說,並總結了以髒補髒,雞肝爲上;以味補肝,首選食醋;補肝血,食鴨血;舒肝養血,菠菜爲佳的食補經驗。食養還有春天吃菜粥的民間養生法。根據虛則補之的食補原則,氣血雙虧和體質虛弱的人春季食補更爲必要。這些人可適當吃些人蔘、西洋參、蛤蚧,多吃紅棗,也可服用黃芪紅棗湯和蛋白類的食物補養身體。在日常膳食中,要多吃些新鮮蔬菜、豆芽、豆製品、海帶以及雞、魚、蛋類。

  對症食療防百病

  例如雞肝粥可治老年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乾澀和流淚;雞肝蒸天麻治療老年人肢體麻木;蔥、姜、韭菜祛溼闢穢濁,促進血液循環,興奮大腦以解除“春困”等。春天桃紅柳綠的時候,有花粉過敏易得季節性皮炎的人除少到鮮花盛開的地方,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鮮綠葉蔬菜、禽蛋和動物肝臟。胡籮卜中含有胡蘿蔔素,在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對乾性皮膚和“桃花癬”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是理想的食療食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