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臨近,人員流動性增強,甲流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增強;尤其是在兒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礎病等的流感高危人羣中,出現流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增大。曾在2009年橫掃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又開始活躍,目前,北京每天因高燒就診的2800名患者中,約有80餘人感染甲流。
疫控專家表示,北京今冬無明顯降水,無雪乾旱的天氣增加了流感的活躍性和傳播性。
專家提醒市民,出現發燒時,應回家休息,切忌帶病上班、上學,並減少和老人兒童等易感染的人羣接觸。
出門最好戴口罩
無論是對兒童本身還是對其他人,佩戴口罩都有好處,一是防止感染別人,二是杜絕被人感染。醫院是各種感染病人聚集的地方,進醫院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需要戴口罩,去的地方如果人員比較少,是不是有這個必要戴口罩就不見得了。但醫院是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人員比較密集,感染的機會就多,建議不論是去什麼樣的醫院,一定要戴口罩。
防“甲流”兒童少去人多場所
武漢市目前的流感病毒,絕大多數已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限的甲流疫苗由國家統一安排,優先保證重點人羣接種,普通人、三歲以下兒童暫時無法自費接種。昨日,衆多家長致電本報諮詢,孩子這個季節非常容易感冒,是不是一旦患上流感就是“甲流”?家長該怎麼處理?
武漢市防控甲流專家組組長、武漢市兒童醫院呼吸內科董宗祈主任介紹說,接種疫苗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甲流疫情進入快速傳播的第二波,新病毒已成爲目前流感的主要毒株,普通人羣由於對這種病毒沒有免疫力,因此容易感染。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人類對新病毒的一次集體免疫過程,患過甲流的人體內就有了保護抗體。目前來看,甲流病情較溫和,我省未出現重症病例。雖然普通市民患上甲型流感可能性大,但是一般對症治療7天,都能痊癒,因此無需過於恐慌擔心。
不過,兒童仍是防控的重點人羣,孩子患上流感後,家長要照顧孩子,家庭內交叉感染機率很高,因此只能提前做好防護工作。武漢市疾控中心提示,最近一段時間,兒童最好別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一旦發現發燒感冒症狀,應立即送醫院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兒童防甲流家中應常備退燒藥
最近,流感及發熱患兒數量驟增的情況,專家提示,對於流感及發熱患兒,家長應常備退燒藥,以避免在醫院等待過久加重病情,同時提倡患兒就近看病,爲避免交叉感染,家長和患兒就診時須佩戴口罩。
兒童比較容易出現發熱,特別是有一些有病史的孩子。兒童發熱家長需要特別重視,手上應備一些退燒的藥,孩子已經發燒到38度5以上,卻沒有給吃退燒藥,到醫院看反而需要等待較長時間,這期間容易引起孩子驚厥等情況。
此外,專家還建議兒童病人應當就近治療,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在家裏出現發熱、呼吸困難、精神狀態不好等狀況,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如果病情較重,則需要轉院治療。
無論是兒童還是嬰兒,無論是甲流還是其它流感,只要發熱的病人多休息,其實就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如果孩子繼續上學,一是本身疲憊,注意力受一定影響,另外勞累可以加重病情。另外,在家裏自我隔離對其他人羣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避免交叉感染。對於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醫院主要根據臨牀表現對症治療。家長到藥店買藥,可以買一些中藥。
專家介紹說,急診接待的發熱患兒體溫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熱的病人不一定是重症患者,但是以下幾方面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小孩得了感冒也好,被診斷爲上呼吸道感染也好,同時幼兒園裏面有其他孩子發燒,患流感的機率就大了;如果咳嗽加重了,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高燒不退,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有明顯的嘔吐、腹瀉、胸悶,家長觀察到孩子呼吸困難,一定要趕緊去醫院進行就診。年齡小的孩子還可能出現嗜睡、哭鬧,家長一般性的安慰都不能解決的煩燥,這個可能是病情加重的症狀,這時應及時到醫院看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