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就生瘤子”,不少醫生這麼解釋爲什麼子宮肌瘤成了“婦科第一瘤”。據介紹,在30-50歲女性中,約有30%的人患有子宮肌瘤。由於遺傳和激素的原因使得生育期女性“生瘤”的機會增加。有些患者對子宮肌瘤過於擔心,專家表示,子宮肌瘤並非一定要手術,即使治療,也有很多方法可選擇,患者一定要和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謹慎做決定。

  激素失調,女性易患子宮肌瘤

  璐璐今年30歲了,自年初以來,一直覺得腰痠背痛,去醫院做檢查才發現子宮的左前壁和右側壁各有一個直徑約4釐米大小的肌瘤,這讓璐璐擔憂不已:自己爲什麼會得子宮肌瘤?得了子宮肌瘤是不是都要像她一個朋友那樣把子宮切了?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是目前此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認爲可能與局部的激素失調有關。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和秀魁說,可以肯定的是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有關,持續的雌激素作用,短時間可引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長期則發生子宮肌瘤。

  據介紹,子宮肌瘤多發生於卵巢激素作用的中年婦女。妊娠後子宮肌瘤體積會增大;青春期前、絕經期後很少發生子宮肌瘤;絕經期後隨着激素水平的下降,原有肌瘤不再增長反而逐漸萎縮等。所以,可以明確的是子宮肌瘤是一個激素依賴性的疾病。

  肌瘤,不是都要切除子宮

  有些女性一聽到自己得了子宮肌瘤就十分害怕,以爲要切掉子宮,特別是對於一些未孕的年輕女性來說,一聽到這病,更是如晴天霹靂。和秀魁說,其實,並非所有的子宮肌瘤都要切除子宮,要怎麼處理子宮肌瘤要看它的位置、大小、生長速度及引起的症狀程度等情況而定。

  “得了子宮肌瘤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需要手術的,根據調查,人羣中女性有10%的人患有子宮肌瘤,但是大多數是沒有症狀的。”那什麼樣的肌瘤需要手術處理呢?和秀魁說,通常對於近絕經的婦女,如果無症狀,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處理,每3-6個月到醫院檢查一次即可。一旦要是有症狀了,那還是需要處理的。對於症狀比較輕、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一般採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來緩解症狀並抑制肌瘤成長使其萎縮,但用藥後最好停藥一年才懷孕。對於症狀比較嚴重,腫瘤成長較快太大的肌瘤,如查體發現子宮像懷孕12周大小了,都要考慮手術處理。此外,如果肌瘤有懷疑惡性變的可能性,爲排除惡性變的可能性,應考慮手術切除子宮肌瘤。

  對付子宮肌瘤,育齡女性別忘做婦檢

  每年做婦檢:子宮肌瘤在育齡女性中發病率比較高,而很多女性可以在婦科檢查中發現這個疾病。因此,育齡女性最好能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婦科檢查,當出現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痛經等不適時,要及時就醫。

  養成好的生活方式:清淡飲食,遠離含有激素成分的食物,不亂吃含激素成分的保健品及濫用含技術的化妝品。

  保持愉悅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豁達開朗的心態,儘量避免緊張、消極、焦慮的不良情緒,勞逸結合,學會釋放,及時緩解生活工作的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