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是聰明的,它會找到一個溫暖的“懷抱”落地生根,這是罹患癌症;癌細胞是貪婪的,它會竭盡全力到達任何地方,這是癌症轉移;癌細胞是頑固的,只要留下了幾顆種子,它還會捲土重來,這是癌症復發。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爲癌症患者。到底誰更應該注意預防癌症?
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王寧說,腫瘤作爲一種疾病,自有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早期發現不是沒有可能,關鍵在於人們對於它的認識程度如何。
十大症狀可自查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提出的惡性腫瘤的“十個”早期徵兆可以作爲市民自我檢查的參考:(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脣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2)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髮、潰爛或出血等改變;(3)持續性消化不良;(4)吞嚥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後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5)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6)持續性聲啞,乾咳或痰中帶血;(7)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8)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9)久治不愈潰瘍;(10)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總的來說,在不明原因的不適持續較長時間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必須指出,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是惡性腫瘤,但應及早就醫。
誰是重點的防癌人羣
王寧說,人過50歲就進入了多事之秋。從北京市癌症發病的年齡分析上就可以看出來,50歲之後癌症的發病率“逐步上升”。根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專家團隊撰寫的《癌症離你有多遠——腫瘤是可以預防的》提示,大部分癌症與細胞內遺傳物質改變和損傷的長期積累有關,當正常細胞受到外界致癌因素的反覆作用後,就發生了癌變。
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潛伏下來,比如誘發宮頸癌的HPV病毒,從宮頸糜爛到最後癌變可能要經歷10多年,一般多在40至50歲以後才發病。40歲以上應每年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1次體檢,尤其是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早診早治獲益良多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曉東簡單算了一筆賬:早期食管癌治療費用約5千至1萬元,效果是根治;而局部進展期食管癌治療費用約5萬至20萬,能活過5年的人只有15至25%;晚期食管癌的患者,治療費用通常要超過20萬,但他們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年。張曉東說:“查體就是這麼重要!關愛健康,關愛自己,爲了您,我想失業!”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40%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20%的癌症是可以長期帶瘤生存的。目前在政府層面,正下力量進行科普宣傳,並通過政策引導人們重視疾病的發生。北京市政府近年來就組織“婦女兩癌、肺癌和結直腸癌”高危人羣篩查項目。今年起,北京市還將對發病率較高的五種癌症進行篩查,每年5萬人,累計5年。對此,專家表示,相比“單打獨鬥”的篩查,本市更應建立一套長效的體檢機制,可通過政府部分補貼或納入醫保的方式,引起公衆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關注,並通過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全社會的經濟負擔,從而引導大家前往正規的體檢機構進行定期體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