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後遺症中除了有運動麻痹、異常肌緊張、語言障礙、癲癇發作外,還有性格變化(說話羅嗦,對事情糾纏不休、易生氣、多動等)腦炎後遺症乙腦是由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多發病於秋季(7~9月)。臨牀分爲輕型、中型、重型、暴髮型(極重型)。前兩型的臨牀症狀較輕,腦膜炎有什麼後遺症即時治療都可完全治癒。僅是後兩型,因病情嚴重,多留有恢復期症狀,如偏癱、肢體強直、失語、癡呆、震顫及精神異常等,仍需要積極治療。
病毒性腦炎後遺症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促進神經細胞再生藥物 :如腦活素 10~30毫升溶於 250毫升生理鹽水中緩慢靜點 ,每天一次 , 10~ 20天爲一療程。
2、恢復細胞正常功能藥物 :腦膜炎有什麼後遺症如胞二磷膽鹼0. 75克溶於 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 250~500毫升中 ,每日一次靜點 ,也可 0. 25克從椎管內注入。
3、改善腦細胞環境藥物 :如尼莫地平能擴張腦血管 ,腦膜炎有什麼後遺症改善腦供血 ,有利於各種營養物質到達腦細胞 ,一般開始治療 1個小時內連續靜點1毫克 ,若病人能耐受 , 1小時後增至每小時 2毫克連續靜點 ,每日總量 24~ 48毫克 , 7~ 14天爲一療程。另外 ,還可通過高壓氧治療改善腦細胞供氧。
4、理療。
5、康復治療 :可通過鍼灸、肢體功能鍛鍊 ,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6.中藥 :例如醒腦靜可開竅醒腦、行氣活血、涼血解毒 ,對腦炎及腦血管病後遺症均有效果。一般 10~ 20毫升溶於 25%~ 10%葡萄糖或生理鹽水 250~ 500毫升中靜點 ,每日一次。
關於病毒性腦炎
1、病毒性腦炎(簡稱病腦)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一組以精神和意識障礙爲突出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2、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史,接觸動物或昆蟲叮咬史。
3、該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可導致後遺症或死亡。
二、高熱的護理方法
1、體溫上升階段:寒顫時注意保暖。
2、發熱持續階段:應用退熱藥時注意補充水分。
3、退熱階段:及時更換汗溼衣服,防止受涼。
4、注意口腔清潔和皮膚清潔,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瘦肉稀飯、麪條、青菜湯等。
三、及早進行肢體功能鍛鍊,早日康復
1、讓患兒癱瘓的肢體處於功能位置。
2、對於清醒患兒,要更多關心、體貼患兒,增強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
3、經常與患兒與交流,促進其語言功能的恢復。
4、及早對患兒肢體肌肉進行按摩及做伸縮運動。
5、恢復期患兒,鼓勵並協助患兒進行肢體主動功能鍛鍊。
6、活動時要循序漸進、注意安全、防止碰傷。
【病毒性腦膜炎的調攝護理】
1.調攝注意休息,勞則傷氣,氣虛則加重病情;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
2.護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重症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對高熱者應作物理降溫;保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對臥牀不起者,應注意及時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墜積性肺炎和褥瘡的發生。
病毒性腦膜炎、腦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易導致死亡或留下後遺症。
(一)臨牀表現:
病毒性腦膜炎:起病急,表現爲發熱、頭痛、嘔吐,或有皮疹。年長兒眼球后痛、頸、背、下肢痛及痛覺異常;嬰兒則爲哭鬧、煩躁,但意識清楚,無抽搐或頸強直。
病毒性腦炎:不同病因引起的腦炎表現不同,可見以下幾種類型:
a、病初症狀輕,迅速陷入昏迷繼而死亡;
b、病初即高熱,頻繁抽搐,異常動作或幻覺,其間有短暫清醒期;
c、病初輕微發熱、頭痛、輕度鼻咽炎、腹痛、噁心、嘔吐等,繼而體溫逐漸上升後,精神萎靡,反應遲鈍,抽搐發作,頸強直。
(二)治療:
在未除外細菌感染前,常規給予青黴素等抗生素治療,在疑似皰疹病毒腦炎時,給予皰疹淨、無環鳥苷等。高熱時用藥物降溫或物理降溫,減輕腦水腫可用甘露醇脫水,及時處理呼吸衰竭、心衰等併發症。
(三)預防保健:
平時多鍛鍊,提高抗病能力,預防感冒與腸道感染,一旦患者及時有效地治療,防止其惡化。按時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等疫苗;滅蚊、防蚊、預防接種乙型腦炎疫苗。
總之,做好平時的報價和預防工作,才能讓疾病遠離寶寶,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