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癇,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夏、秋季節爲多見,夏天和秋天我們要注意預防細菌性痢疾好發丁兒童,其次是青壯年,老年患者較少。其病變爲典型假膜性腸炎。多侷限於 結腸,以大量纖維索滲出形成假膜爲特徵,假膜脫落後伴有不規則淺擊潰瘍形成。臨牀主要 表現爲腹痛、腹瀉、裏急後重、粘液膿血便.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痢疾桿菌足革蘭陰性短桿菌,按抗原結構和生化反應可分網羣,即福氏、束內、鮑氏和 志賀痢疾桿菌。四羣均能產生內毒索.志賀菌尚叮產生強烈外毒索。 患者和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痢疾桿菌扶糞便中排出後町直接或間接(蒼蠅爲媒介) 污染食物,飲水、餐具等,經口傳染給健康人。食物和飲水的污染有時可引起細菌性痢疾的 暴發流行。
經口人胃的痢疾桿菌大部分被胃酸殺滅,僅少部分進入腸道。是否致病取決於多 種因素。正常情況下,即使有少量細菌進入腸道,可通過腸道正常菌羣的拮抗作用將其排 斥。若侵入的細菌數量多、毒力強、機體抵抗力低下(如息有慢性病、過度疲勞、暴飲暴 食、胃酸缺乏),則易於發病。細菌在結腸v繁殖,從上皮細胞直接侵入腸牯膜,並在粘膜 固有層內增殖,隨之細菌釋放具有破壞細胞作用的內毒索,使腸粘膜產生潰瘍。菌體內毒素 吸收入血,引起全舟毒血癌,志賀精j疾桿菌釋放的外毒索,是導致水樣腹馮的主要因素.
二、病理變化與臨牀病理聯繫 隨痢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於大腸,尤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爲重。病變嚴重者町波及整個結 腸甚至迴腸下段。很少有腸道以外的組織反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