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剛誕下小王子或小公主,那就一定要開始學習育兒經了,這裏所說的育兒經不是如何讓寶寶成爲高分天才,而是學習如何讓寶寶健康成長。初爲父母的一定要知道嬰兒溼疹這毛病,因爲這種疾病大多生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因此,要早做防備。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嬰兒溼疹症狀及治療。
一、嬰兒溼疹症狀有哪些?
如上所言,嬰兒溼疹大多出現在孩子出生後1-3個月,6個月後會逐漸減輕,1-2歲以後,大多數嬰兒會漸漸自愈。然而,有一部分嬰幼兒的病程會比較長,能夠延至幼兒期、兒童期,甚至會發展到青春期,經久不愈,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嬰兒溼疹引起的皮疹,大多可以出現在嬰兒的頭面部,包括額頭、雙頰、頭頂等部位,並且能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甚至全身。
嬰兒溼疹在臨牀上可按發病過程分爲三期,症狀也各有不同:
1)嬰兒溼疹急性期及症狀
起病特別急,嬰兒皮膚出現多數羣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地水腫。很快,會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皰破裂後會發生糜爛,並滲出明顯的黃色液體或者覆以黃白色漿液性痂,厚薄不宜,並逐漸向四周蔓延,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也被稱爲衛星疹。
嬰兒面部皮膚可出現潮紅及腫脹。此外,嬰兒腋下、鼠蹊部、肛門周圍等處,也可出現擦爛。
如果護理患溼疹的嬰兒不當,嬰兒就會出現繼發感染,並可遍及全身。
急性期的嬰兒常常夜不能眠、煩躁不安,感染的嬰兒更會出現低燒。
2)嬰兒溼疹亞急性期及症狀
嬰兒急性溼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
皮疹也以小丘疹爲主,有時有白色鱗屑或殘留的丘皰疹及糜爛面,但不多。
亞急性期,嬰兒感受到的癢感會減輕,但是持續時間會很長。亞急性期可以是由溼疹急性期演變而來,或者治療不當而來。
3)嬰兒溼疹慢性期及症狀
慢性期溼疹常常反覆發作,且多數嬰兒在1歲以上。
皮疹爲色素沉着,皮膚變粗稍厚,極少數的嬰兒會發生苔蘚樣化,且大多分佈在嬰兒的四肢,尤其是四窩處較多。
若皮疹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則容易發生皸裂,併產生疼痛。如果此時治療不當,慢性溼疹會在誘因下發展成爲急性,並伴隨劇烈瘙癢。
二、嬰兒溼疹的治療方法
嬰兒溼疹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全身療法、局部治療、中醫治療和食療。這裏,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全身療法。
1)嬰兒溼疹的飲食管理
①如果懷疑孩子對牛奶過敏
可以把牛奶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冷卻後餵給孩子喝就可以了。同時,要注意減少致敏性的東西,或者選擇低敏配方的奶粉。
②如果情況更嚴重的話
那就要服用特殊配方的奶粉咯,必要時可以用羊奶或豆漿代替,餵給寶寶喝。
③如果懷疑嬰兒對蛋白過敏
可以單給孩子蛋黃,或先添加少量蛋白給孩子,視情況後逐漸增加蛋白量。哺乳媽媽可以暫停對雞蛋的攝入。
2)嬰兒溼疹可用抗組織胺類藥物
比如,撲爾敏、非那更、苯海拉明、異丙螓等單一或輪流內服,可以有相當不錯的止癢和抗過敏效果,且有鎮靜的作用。
而沒有鎮靜作用的此類藥物包括息斯敏(片劑或口服液)、特非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