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覺得寶寶踩水是淘氣,也許寶寶只是覺得有趣,或者因爲她沒有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做,或者是成心想看看你們的反應,如果你們被激怒了,她可能會覺得更有趣。
1、積極引導
這種互動方式實際上是父母無意中培養起來的。要想打破這種僵局我想還是得從父母做起。很多時候,觀察者的視角往往決定了被觀察者的存在方式。不要總是限制寶寶的行爲,試着換個角度去解讀寶寶的行爲,把她的能量往正當的方向引導。這樣的寶寶更需要父母用正面的、積極的力量化解他們心中負面的抵觸心理。
2、讓寶寶成爲“小幫手”
大人做事時覺得寶寶總是搗亂,可是也許寶寶只是希望給她一個嘗試的機會,也想學點本事,不妨給她安排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讓她給家長當個“小幫手”,讓她體會到“幫忙”而不是“搗亂”的快樂。3歲的寶寶正是喜歡模仿大人做家務的時候,比如給她一塊小抹布幫忙擦桌子,擦傢俱;或者讓她幫忙一起擇菜剝豆;教她把自己的玩具歸位收拾整齊,自己洗乾淨小水杯等等。寶寶做這些事情一定不如大人乾淨利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她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發現自己的正面能量。
如果寶寶天生難纏怎麼辦?
3、盡情體驗,滿足好奇
大人覺得寶寶踩水是淘氣,也許寶寶只是覺得有趣,或者因爲她沒有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做,或者是成心想看看你們的反應,如果你們被激怒了,她可能會覺得更有趣。對於寶寶這類沒有什麼安全風險的舉動,不妨先壓下怒氣,只要她不會影響到別人,不要傷害到自己,就允許她嘗試或者釋放能量。父母心裏要放鬆些,不要總認爲寶寶是成心搗亂,這樣,不給她對抗和示威的機會,就會相對減少她真的成心搗亂的興趣。
當然這樣做很可能會給父母帶來一些小麻煩,比如把衣服鞋子弄髒了溼了還要幫她洗,不過,這也可以讓寶寶自己體驗一下事情的後果,也許下一次她自己就會權衡一下利弊,控制自己的行爲,因爲鞋子溼了她自己也會不舒服的。或者也可以另找個機會,讓寶寶穿上一雙防水雨鞋,給她一個痛快踩水的機會,滿足她的好奇心,同時也讓她理解這樣的事情怎麼做才更有趣,更皆大歡喜。這兩種做法可能都比父母單純的講道理或者喝斥制止對寶寶更爲有效。
4、放鬆心態
父母心態要適當放鬆,相信寶寶內心是有良好願望的,只是在行爲表現上沒有完全按照大人的期望來行事而已。要儘量從積極的角度去理解寶寶的行爲,不要把寶寶當成“小搗蛋”,而是把她當成“小超人”,讓她參與到積極有益的家務活動中來,多想辦法讓她看到自己也能做許多“好事”,而且能得到更多快樂。儘量支持寶寶通過一些正當遊戲釋放能量,不要限制過多,寶寶自然就減少做“壞事”的衝動。試試看,先改變我們父母對寶寶行爲的反應模式,寶寶的反應很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