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又名青欖,青果,青子,爲橄欖科植物藝欖的果實,主產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等地。青果成熟於冬季,爲冬春季節稀有應市果品。其果實爲硬殼肉果,呈紡錘形,不論成熟與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澀苦感,久嚼後味轉清甜,滿口生津,餘味無窮。經蜜漬後香甜無比,風味宜人,是茶餘飯後的食用佳品。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五香橄欖、丁香橄欖、甘草橄欖等。
中醫認爲,橄欖性味甘、酸、平,入脾、胃、肺經,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適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痰血、魚骨鯁咽等。《日華子本草》言其“開胃、下氣、止瀉”。《本草綱目》言其“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本草再新》言其“平肝開胃,泣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治吐血”。《開寶本草》言“生食,煮飲並消酒毒,解河豚魚毒。人誤食此魚肝迷者,可煮汁服之,必解”。《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頭瘟症,能解溼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橄欖營養豐富,果肉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尤適用於婦女、兒童食用。冬春季節,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兒童經常食用,對骨骼的發育大有益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