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如今食補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種菜系哪種烹飪方法,幾乎都離不開“湯”。可以說,“湯”和“食補”幾乎成了近義詞。其實,古人早就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下面給你介紹幾款簡單的湯水吧!


  白蘿蔔煲蘆根湯


  白蘿蔔常認爲是食藥兼備的佳蔬之一,中醫認爲其能理氣化痰、宣肺透邪,與橄欖、蔥白及中藥蘆根合而爲湯,有疏風清熱、利咽止咳之功,用於風熱感冒十分有效。風熱感冒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鼻塞等。此湯亦可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


  方法:白蘿蔔250克、蔥白20克、蘆根50克(中藥店有售)、橄欖6個。將各物洗淨,白蘿蔔削皮切小塊;蔥白切段;橄欖砸碎。白蘿蔔、蘆根、橄欖放進入瓦煲內,加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中文火滾至500毫升(約2碗量),下蔥白稍滾即可。此量可供2人用,宜每日1—2次溫服。


  蔥白紅棗雞肉粥


  適用於鼻塞、噴嚏、流清涕,咳嗽、咽痛、惡風寒、身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方法:紅棗10枚(去核),蔥白5莖,雞肉連骨100克,芫荽1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將粳米、雞肉、生薑、紅棗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蔥白、芫荽,調味服用,每日1次。


  白芷芫荽滾魚頭湯


  中藥白芷爲解表藥,其性溫味辛,具祛風燥溼、排膿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感冒頭痛、鼻塞、眉棱骨痛等。其辛香升散、通竅止痛作用特強。配以發汗的蕪荽滾魚頭,辛香可口,能驅寒散熱,對感冒初起、鼻淵不適、流涕以及風寒感冒十分奏效。


  方法:白芷10克(中藥店有售)、芫荽30—40克、魚頭1個、豬瘦肉100克、生薑5片。將各物洗淨,魚頭去腮對半切,豬瘦肉切薄片。先把白芷放進瓦煲內加水1500毫升(6碗量)滾沸10分鐘,濾出藥液下鐵鑊,並下姜滾沸後,下魚頭、豬瘦肉滾至熟,下芫荽和食鹽即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蘋果紅蘿蔔雞湯


  作用:開胃生津,健脾益氣、潤澤肌膚,提高免疫力,補中益氣。


  方法:蘋果中等大小2個,紅蘿蔔中等大小2根,雞半隻,陳皮1/3個,生薑3片,紅棗10顆。將蘋果去皮去核切成月牙狀;紅蘿蔔去皮切滾刀塊;雞洗淨斬大塊放沸水中焯出泡沫撈起;陳皮用熱水泡軟去瓤;紅棗去核。將生薑、陳皮、紅棗與適量清水一起放進砂煲內煮開,再放蘋果、紅蘿蔔、雞大火煲沸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關火便可。蘋果、紅蘿蔔、雞可撈起佐餐用。


  總之,湯水是所有食物中最適合冬令進補的料理。煲湯者的用心和撫慰,很難被喝湯的人忽略掉。喝過一碗好湯,往往會留下至深的印象和滿足感,齒頰留甘,遠超過一盤精美小炒甚至山珍海味。所以各位MM冬季應多喝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