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稱攻克痛經難題 專家認爲不科學 還是用已知的有效方法治療爲好———
一說起痛經,恐怕讓很多女性都如臨大敵、談“經”色變。而痛經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近日,福州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稱攻克了痛經難題,研究出一種按摩助劑,能導出人體多餘的生物電,達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這種按摩助劑是否真的像宣傳的那麼神?爲此,記者採訪了北大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周應芳教授,他認爲這種導電治痛經的說法不科學。
爲何痛經 子宮劇烈收縮引發 未婚者常見
痛經是許多女性都曾有過的經歷,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爲普遍。表現爲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大多開始於月經來潮或在陰道出血前數小時,週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等。
約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
那爲何會痛經呢?周應芳教授說:“引發痛經原因是子宮內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宮劇烈收縮。”
反駁說法 按摩能減輕疼痛感 導電不科學
“按摩一些穴位,確實能減輕經期疼痛,但說導出人體多餘生物電,是不科學的。”周應芳教授說。
“痛經是一種症狀,譬如說你頭疼,你不能說頭疼就是一種病,肯定會有引起頭疼的病因。有的人會痛經,但有的人不會。很多女性自初潮即有痛經,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周應芳教授解釋說。
“而有的人一開始就不會疼,這跟身體狀況、精神狀況與子宮收縮的強度等有關係。有些痛經是病理引起的,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女性,生殖器有炎症、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病變等病症都能引起。”
如何緩解 喝紅糖水注意保暖 可中醫調理
“有一些簡單的辦法可以緩解痛經。”周應芳教授說,“首先要緩解自身精神壓力,另外就是多喝紅糖水、薑糖水、注意保暖。還可以進行按摩或鍼灸,或看中醫進行調理。有些是可以根除的。而由病理引起的痛經,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看到底是什麼引起的痛經,再對症進行治療。”
周應芳教授提醒,想要遠離痛經,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如積極做好衛生保健、注意多鍛鍊身體、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每天合理飲食、保持愉悅的心情,隨時做好婦科病的診治並聽從醫生安排等。新方法雖然聽起來很吸引人,但在沒有得到臨牀的驗證之前,建議大家還是多使用已知的有效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