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各類貧血中較爲常見的一種,以青年女性居多。一般由於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消化道、子宮出血,營養不良及鉤蟲感染等原因引起。

再障是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貧血,再障的發病原因未明者稱原發性再障;而由明確的化學、物理或生物的毒性因素引起對骨髓造血功能損害者,稱爲繼發性再障,通常是由硝基苯類(塑料、油漆)、汞、鉛、氯黴素、磺胺、抗精神病藥和放射性物質等引起。

溶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在體內破壞加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所發生的一類貧血,其原因有紅細胞內在缺陷(多爲遺傳性如地中海貧血),也有後天獲得性(如陣發性睡眠血紅蛋白尿)。促進紅細胞破壞的外來因素有:感染、中毒、自身免疫性溶血病,機械性物理、化學、生物學(如食用蠶豆)等因素。

巨幼細胞貧血(既往稱爲惡性貧血)主要是指由於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細胞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而發生的一類貧血。臨牀上除貧血外有消化道症狀,維生素B12缺乏者神經症狀表現更爲突出。

上述各類貧血伴發精神症狀的病因尚不是分明確。但可以肯定各類貧血是本類精神障礙發病的主要因素,貧血使腦功能紊亂導致精神障礙的發生。然而貧血卻並非爲此類精神障礙的惟一病因,因爲並非所有患某貧血的患者都發生精神障礙,故尚有其他因素與精神障礙的發生有關,如其他生物學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遺傳因素、人格特徵,以及既往的神經精神病史等;心理因素則包括應激狀態、長期的心理矛盾等;環境因素,如居住擁擠,環境嘈雜、潮溼,空氣污染等。這些因素也可成爲貧血伴發精神障礙的促發因素。

通常情況下,各類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具有如下臨牀特徵:源於各類貧血,而且一般在各類貧血的急性階段或最嚴重時期出現;與原發各類貧血在程度上常呈平行關係,症狀多具有晝輕夜重的特點;在疾病初期和恢復期常出現腦衰弱綜合徵,在急性期常出現急性腦病綜合徵,在嚴重軀體疾病之後或治療不當影響腦功能時可出現慢性腦病綜合徵;病程和預後常取決於原發軀體疾病的病程長短及病情嚴重程度,預後一般可逆。

1.缺鐵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①早期出現類神經官能症症狀:如頭昏、頭痛、失眠、情感不穩、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等。

②情感障礙:以抑鬱狀態多見,患者少動、悲傷、消極、寡言等。

③幻覺或妄想狀態:在重症貧血時可出現幻聽,是缺鐵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中的常見症狀,其中以真性、言語性、評論性幻聽爲多見,幻視甚少出現,常伴有關係、自責妄想等。

④異食症:缺鐵性貧血患者往往有異食症,有人認爲,由於缺鐵性貧血,尤其在飢餓時,枸櫞酸及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移向攝食中樞,使乙醯膽鹼形成增多,刺激食慾中樞,引起異常興奮所致。

(2)神經症狀:頭痛、耳鳴、失神或暈厥發作,肌張力減退等。

2.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①類神經症症狀:包括神經衰弱綜合徵、癔症樣發作等。

②情感障礙:抑鬱狀態、躁狂狀態等均可出現。

③幻覺妄想狀態:幻視、幻聽,可伴有被害妄想等。

④意識障礙:大多出現在晚期和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出血病例,可出現譫妄或錯亂狀態,甚則昏迷。

(2)神經症狀:耳鳴、失神、或痙攣發作、腦膜刺激徵、顱壓增高徵、癱瘓、眼底出血、腦出血等。

3.溶血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以精神發育遲滯及智能障礙較爲突出,急性病例也可出現意識障礙。

(2)神經症狀:如發生在兒童則以錐體外系統症狀爲主,如肌強直、舞蹈樣運動、言語發育遲緩、四肢痙攣性癱瘓及其他中樞神經局竈症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