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生魚生蝦易致膽管癌


  魚生蝦生是讓很多廣東人難以割捨的美食,然而這些美味卻可以招來“殺身之禍”。今年55歲的周先生,最近因爲嚴重的黃疸和上腹部脹痛被送進了醫院。一經檢查,醫生診斷他已經是膽管癌晚期。據瞭解,周先生是順德人,淡水魚生是他的最愛。“已經吃了十幾年,沒想到真會吃出禍來。”


  周先生的膽管癌實際上就是由肝吸蟲引起的。專家分析說,肝吸蟲損害的不僅僅是肝臟,由於蟲體的長期刺激,引起慢性炎症,使膽管出現不典型增生,這種增生從輕到重,最終就可能引起膽管癌。


  專家提醒,要預防肝吸蟲和膽管癌,除了不吃淡水魚生、蝦生之外,還要留意砧板的衛生。有些家庭切生的東西和切熟食的砧板沒有分開,以致交叉污染,在加工一些淡水魚類的時候,肝吸蟲就可能黏附在砧板上。如果砧板未經徹底消毒又去加工其他熟食,那麼就可能感染肝吸蟲病。


  7種魚千萬別吃


  案例中周先生常吃的淡水魚生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7種魚,分別是天竺圓脣魚、盔圓脣魚、斜口圓脣魚和其他4種鯉科魚類。這些魚分佈在東南亞的洞裏薩河與湄公河流域,是當地居民經常食用的淡水魚。


  有研究發現,在這些魚身上發現一種寄生蟲——肝吸蟲,它所合成的一種有害物質能抑制人體細胞正常死亡並誘發瘤體生長,導致人體患肝癌。專家指出,生吃這些魚或按當地方法將其醃製發酵後食用,都可能導致肝吸蟲進入人體並寄生。因此,要防癌,最好不要生吃這1種魚,最簡單的預防手段是只吃烹飪熟的魚。


  膽管癌的5個病因


  除了像周先生那樣多吃淡水魚生會引發膽管癌外,其實膽管癌的病因歸結起來有五個:


  一、膽石病膽石的慢性刺激、膽管的慢性炎症改變可能是調發膽管粘膜癌變的因素之一,有報道稱約1/3的膽管癌合併有結石,以中段膽管癌最高,且多爲膽管結石;肝門部膽管癌多伴發膽囊結石,其肝內結石的發病率亦增高。膽結石與膽管癌的關係不如膽囊癌顯着,尚難確認兩者間的因果關係。


  二、膽管癌的病因,膽管囊性疾病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癌變率可高達17.5%,肝內膽管囊腫的癌變率也有7%, 比人羣中膽管癌的發生率高出百倍以上。膽管囊腫癌變可能與囊腔內膽汁淤滯、慢性感染及膽汁酸被分解爲強力致癌物有關。此外,由於膽管囊腫常合併膽膜管共同通道異常及膜液返流,膜酶長期作用於囊腫粘膜上皮,使其出現增生性改變,有可能促進癌變的發生。


  三、膽管癌的病因,硬化性膽管炎該病以膽管壁大量纖維組織增生爲特徵,可造成膽管侷限性或多處節段性狹窄,有時很難與硬化性膽管癌區別。多數資料均顯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發生膽管癌的機會 遠較一般人爲高,兩者密切相關。


  四、膽管癌的病因,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常與硬化性膽管炎並存,膽管癌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羣的10倍左右,通常呈多竈性,預後極差。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常伴有門靜脈系統的慢性菌血症,可能與硬化性膽管炎和膽管癌有關。


  五、其他華支辜吸蟲感染在華南地區較常見,可造成膽管系統慢性炎症,蟲體及其代謝產物亦可剌激膽管粘膜上皮增生、癌變。其他能長期刺激膽管上皮或損害膽管粘膜的因素均可能是膽管癌的誘因。


  膽管癌的5步護理原則


  1.注意飲食的調節 膽管癌病人因膽汁排泄不暢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對脂肪性食物更難消化,病人常表現納呆、食少、腹脹、大便不調。選擇易消化吸收並富有營養的食物,如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菸酒,多飲開水。


  2.心理護理 情緒因素對疾病的發展和治療效果及預後都有着重要關係。醫護人員應鼓勵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能力,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效果。


  3.靜臥休息時應保持舒適的臥位,一般以左側臥位、仰臥位爲佳,以防膽管部位受壓。


  4.鼓勵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轉移不良情緒,自我調理心態,如練氣功、散步、聽科普知識,做到動靜結合。


  5.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防止合併症的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